小丫头片子 发表于 2016-5-23 11:01:46

别让孩子替你承担焦虑

周末,和好友一同到楼下弄头发。店里人特多,过了小半天,才轮到我们。等我俩刚刚在椅子上坐稳,就从镜子里看到她9岁多的女儿慌慌张张地跑进门,一边喊着“妈,我把钥匙丢了!怎么办啊”,一边气喘吁吁地拼命朝我们这边挤过来。
当时,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真替这对母女着急——她家爸爸正在上海出差,娘俩儿就这一把门钥匙。就在刚才下楼的时候,女儿说想在小区里和小朋友们玩一会儿,好友也觉得我们可能要很长时间,就干脆把钥匙给了她,并嘱咐天黑了就自己回家看电视。谁知道,这姑娘就真的把钥匙弄丢了
而好友只是愣了一下,连忙轻声安慰道:“没事,没事,我们一块儿找找去。”然后,她三两下就把打湿的头发随便盘了一个发髻,赶忙带着孩子先走了。晚上,我给她打电话,得知那串钥匙最终也没找着,她无奈找来了开锁公司才进了家,回头还要给家里换锁。
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整个过程,我还是很为好友的表现感佩。我甚至怀疑,如果换成我自己,即使学了那么多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,果真遇上这么糟糕的情况,又能否像好友一样妥当地处理?会不会对着孩子脱口而出“你怎么不看好”、“我们该怎么办”之类无情的责骂与攻击?
其实,不管是丢了钥匙、砸了杯子,还是考试不及格、考不上大学之类的糟糕事,根本不需要家长再去额外打骂,事件的自然后果本身,就足以构成对孩子心理上最严峻的“惩罚”。我相信,好友的女儿目睹了母亲为了自己丢钥匙的事情忙前忙后,内心的愧疚和歉意就足够她记住这个教训。这时,如果父母只是抓着孩子的失误不断责骂,那又和伊索寓言里只是训斥落水的松鼠“不小心”,而不肯拉上一把的猫头鹰有什么不同?
在新精神分析领域内,客体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比昂,提出了用“容器”的概念来比喻理想的心理咨询师。他解释说:所有来访者难以接受的情绪和感受,都可以在咨询师“容器”的作用下得到处理和转化,最终成为好的、正向的、他自己可以接受的情感,从而达到治疗的功效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别让孩子替你承担焦虑